2018年4月21日 星期六
首页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简介
理事单位
理事会
技术委员会
实验室领导
组织机构
科学研究
科研队伍
科研平台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开放基金
合作交流
访问学者
学术会议
学术交流
合作服务
人才培养
导师介绍
研究生培养
规章制度
管理制度
联系我们
电子地图
招贤纳士
联系方式
English
more
▪
郭学益教授项目组荣获2015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02.29
▪
全国稀贵金属提取与回收利用技术交流会在郴州召开
12.30
▪
实验室师生参加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二届学术会议
12.24
▪
柴立元教授获2015年度何梁何利奖
11.06
▪
李小斌团队研发成功钼酸铵提取全新技术
09.01
▪
周向阳教授应邀主持有色金属冶炼渣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并做专题报告
06.29
▪
实验室师生参加再生资源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05.25
more
▪
关于召开“第二届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再制造 科技论坛”的通知
06.12
▪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关于开展2016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的通知
05.19
▪
第二届研究生学术年会日程安排
04.22
▪
(转发)关于“第四届全国湿法冶金工程技术交流会”的通知
02.26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通知
01.19
▪
(转发)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监督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01.12
▪
(转发)关于2016年寒假有关事项的通知
01.05
▪
关于转发《关于调整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住宿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12.31
▪
2016年元旦放假安排
12.24
▪
关于召开“全国稀贵金属提取与回收利用技术 交流会”的通知
12.18
1
2
3
4
5
more
▪
美:超级火山发现锂元素
09.05
▪
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
09.05
▪
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团队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金奖
03.08
▪
3月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431万吨 增长4.4%
04.18
▪
截止2015年底累计关停电解铝产能815万吨 关停产能427万吨/年
03.30
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08年11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由教育部组织实施,依托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等国家重点学科,充分发挥选矿、冶金、能源、化工、环境、材料、控制等交叉学科的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联合我国有色金属冶金龙头企业中国铝业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和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
实验室立足于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国际前沿,以我国铝、铜、铅、锌、镍、钛、锑、铋、钨等占有色金属总产量90%以上的大宗和战略有色金属的重大需求为导向,重点针对一水硬铝石、低品位氧化锌矿和复杂钨矿等低品位氧化矿,复杂铜铅锌硫化矿、铜镍硫化矿、脆硫铅锑矿和钼铋硫化矿等多金属复杂硫化矿,赤泥、冶金粉尘、重金属冶炼渣以及褐铁矿型镍红土矿、攀西钒钛磁铁矿等伴生铁含量大的难冶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瓶颈问题,开展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的创新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相关的咨询和服务,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研发人才,提升我国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根据研究与学术领域布局,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中南大学现有研发平台,建成了难冶低品位氧化矿碱法冶金实验平台、多金属复杂硫化矿直接熔炼实验平台、冶金废弃物及伴生铁资源直接还原实验平台、高效冶金反应器实验平台等四个研发平台及一个公共检测中心。
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理事会主要负责聘任实验室主任、确定实验室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审议和批准财务预决算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同时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对实验室的发展目标、任务、研究方向和技术发展动态提供咨询和建议,并负责决定实验室的科研方向、审定研究课题、监督经费使用、协调开放事宜和成果评价。
实验室经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一支高素质、以中青年为主的学术队伍。实验室拥有26位学术带头人,其中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5名,国家高层次战略人才“千人计划”获得者1名。
实验室筹建以来,根据自身学科发展的优势和特色,积极投身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参加和承担了一大批基础、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型项目。
2014年12月实验室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验收。
中南大学
金川集团
中铝公司
五矿有色
-- 校内链接 --
冶金与环境学院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能源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