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郭学益教授项目组荣获2015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发布时间:2016-02-29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本网讯 2月26日上午,2015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长沙隆重召开,我校主持和参与完成的38项科研成果获得奖励。其中冶金与环境学院郭学益教授项目组完成的“稀贵多金属物料综合回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6项科研成果获得科学技术一等奖,占全省该奖项总数的22%。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会议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向群主持。省领导郭开朗、许又声、李友志、张大方等出席大会。


附:

“稀贵多金属物料综合回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简介

完成人员:郭学益,田庆华,李栋,李荣鹏,曹喜平,易宇,刘静欣,侯千驹,徐润泽,邓多,许志鹏

完成单位:中南大学,永兴县荣鹏金属有限公司,永兴鑫裕环保镍业有限公司

稀贵多金属资源综合回收面临原料来源广、成分复杂,常规工艺适应性差,金属总体回收率低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该项目以稀贵多金属复杂物料为对象,以分离富集-分别回收-产品制备为路线,通过技术创新、装备创新和工程创新,建立了稀贵多金属物料综合回收关键技术体系与工程示范。

项目主要创新点为:1、发明了稀贵多金属物料低温碱性熔炼处理新技术,稀贵金属分离富集率达99%以上;2、开发了溶液控电位还原回收硒新方法,制备了品位99.99%的高纯硒,开发臭氧强化浸碲新技术,碲浸出率从80%提高到96%;3、创新优化碲和铜回收过程,开发了高杂质溶液直接旋流电积制备高纯铜新技术,集成了碲清洁回收工艺,制备了高纯铜和碲;4、通过树脂吸附-解析还原回收金,富集了铂钯精矿;开发了液相还原制备高品质片状银粉新技术,实现了高附加值银产品制备;5、发明了高效生物吸附剂,实现了废水的深度净化和达标排放。

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1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建成了稀贵多金属物料处理示范生产线,每年可回收铜6500吨、锡500吨、硒250吨、碲220吨、金500公斤、银650吨及铂钯近200公斤,经济社会效益显著。